
3月5日,美國創新醫療器械企業4C Medical Technologies宣布完成1.75億美元(合約12.6億元人民幣)D輪融資。
本輪由波士頓科學與HHF賦遠投資聯合領投,原股東追加投資,資金將重點支持其核心產品AltaValve?經導管二尖瓣置換系統的全球臨床與商業化布局。

此次合作中,波士頓科學作為心血管領域巨頭,將為其開放技術研發資源及覆蓋150余國的全球渠道網絡。這一聯動不僅加速產品落地,更形成“資本+產業”的雙重推力。
目前,關鍵性ATLAS臨床試驗已在美歐多中心同步推進,主要針對無法耐受傳統外科手術的中重度二尖瓣反流患者。若試驗取得突破,該微創治療方案有望覆蓋全球超400萬患者群體。
值得關注的是,借助波士頓科學40年心血管賽道經驗,AltaValve系統的市場準入周期或縮短2-3年,為二尖瓣疾病治療領域帶來更高效的創新轉化路徑。
AltaValve 作為全球首個實現完全可回收的經導管二尖瓣置換系統(TMVR),通過革命性設計重新定義了二尖瓣反流治療范式。

圖片來源 公司官微
在臨床應用層面,這款產品填補了現有治療手段的空白。目前主流的 MitraClip 等器械雖然年銷售額超過 10 億美元,但僅能覆蓋約半數患者,尤其對鈣化瓣環等復雜情況效果有限。而 AltaValve 的置換方案能夠覆蓋剩余 50% 傳統技術難以處理的高危人群,特別是合并二尖瓣環鈣化的患者,潛在市場規模十分可觀。
值得一提的是,該技術已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兩項突破性設備認證,分別針對中重度二尖瓣反流和合并鈣化的復雜病例,成為首個同時覆蓋兩類難題的解決方案。
2025 年全球二尖瓣反流治療領域正經歷深度技術變革。
雅培 MitraClip 系統以 70% 市場份額主導經導管緣對緣修復(TEER)市場,但適應癥局限(30% 患者)和術后復發率(25%/5 年)的缺陷推動行業轉向經導管二尖瓣置換(TMVR)技術。
國際巨頭圍繞技術代際差異展開競爭
- 愛德華 SAPIEN M3 系統預計 2025 年 Q3 獲 CE 認證,可回收輸送系統突破錨定難題
- 美敦力 Intrepid 系統 30 天死亡率 4.2%,雙錨定設計提升解剖適應性
中國創新企業加速追趕
- 4C 醫療 AltaValve 通過心房側錨定將并發癥率降至 6.8%;
- 捍宇 ValveClamp 和德晉 Cardioband 聚焦中低危修復需求;
- 以心醫療 Polymer TAVR 通過高分子材料降低抗凝需求 90%。
行業呈現三大趨勢:治療向置換轉變(2024 年 TMVR 手術量增 47%),材料從生物瓣轉向聚合物(耐久性 92%/5 年),器械設計融合 3D 打印(匹配度 + 35%)與可降解涂層(血栓率 1.1%)。國際企業依托平臺研發保持優勢,中國企業通過創新模式彎道超車。未來 3-5 年,結構性創新的 TMVR 產品將主導市場,材料與智能器械融合重塑治療范式。
在人口老齡化加劇的背景下,全球心血管疾病治療需求持續攀升。據統計,每年新增二尖瓣反流(MR)患者超 340 萬,該疾病致死率高達 50%,但介入治療滲透率不足 5%,形成顯著的醫療供需缺口。
行業預測數據顯示,到 2027 年全球心臟病市場規模將突破 4000 億美元,其中針對二尖瓣反流的治療需求將隨著老齡化進程加速而持續增長。當前經導管二尖瓣置換術(TMVR)潛在市場空間已達數十億美元,但受限于技術成熟度與患者接受度,實際滲透率仍低于 5%。
中國市場在結構性心臟病治療領域存在巨大發展空間。以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R)為例,當前國內滲透率僅為 9 例 / 百萬人,若達到美國 200 例 / 百萬人的應用水平,市場規模將有 30 倍以上的增長空間。而 TMVR 技術領域,全球潛在市場規模已超 50 億美元,隨著臨床認知度提升和技術迭代,預計 2025 年后將進入快速發展期。

技術創新正在重塑行業格局。材料學突破如聚合物瓣膜的應用顯著延長了人工瓣膜使用壽命,AI 輔助手術機器人的臨床應用則推動術式簡化與精準度提升。
4C 醫療的 1.75 億美元融資不僅是資本注入,更是心血管治療領域的里程碑。波士頓科學以產業深度賦能創新技術,AltaValve 的可回收設計與 ATLAS 試驗數據,正改寫二尖瓣反流治療史。
在老齡化加劇與技術突破的雙重驅動下,TMVR 市場滲透率有望突破 15%,聚合物瓣膜與 AI 技術將重塑行業規則。這場資本與創新的共振,不僅加速全球數百萬患者的治療進程,更標志著心血管精準醫療時代的全面開啟 —— 從融資啟航到生態布局,4C 與波科的攜手正為生命健康書寫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