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4日,北京——微創機器人(以下簡稱“公司”)近日發布了其2024年業績快報,預計全年營收同比增長145%-155%,達到2.57-2.68億元。展現了公司在手術機器人領域的強勁增長動能和顯著的財務改善。
微創機器人在2024年實現了收入的爆發式增長,預計全年營收同比增長145%-155%,達到2.57-2.68億元,相較于2023年的1.05億元有了顯著提升。這一增長主要得益于國內業務的強勁表現和海外市場的快速擴張。其中,圖邁腔鏡手術機器人在國內保持國產市占率第一,R-One血管介入機器人獲批后也迅速實現了商業化。同時,公司在海外市場也取得了顯著突破,圖邁腔鏡手術機器人在歐洲高端市場實現了商業化訂單超20臺、裝機超10臺的佳績,鴻鵠骨科機器人全球訂單也超過了20臺,裝機量實現了翻倍增長。
在虧損方面,公司預計2024年經調整凈虧損為4.35億至5.21億元,同比減少40%-50%,相較于2023年的8.69億元有了大幅收窄。這一改善主要得益于收入規模效應帶來的固定成本攤薄以及公司采取的降本增效措施,如供應鏈優化、銷售費用控制等。
微創機器人在產品線商業化方面取得了顯著突破。圖邁腔鏡機器人在國內保持領先地位,并成功拓展至海外亞非拉及歐洲市場,驗證了公司的全球化能力。R-One血管介入機器人作為國內首款獲批的同類產品,填補了國產空白,并迅速實現了放量。鴻鵠骨科機器人則在海外市場取得了高速增長。
在全球化布局方面,公司初步滲透了亞洲、非洲、拉美等新興市場,并在歐洲高端市場實現了商業化突破,標志著公司的技術獲得了國際認可,為后續高價產品的推廣鋪平了道路。
此外,公司還受益于國內醫療設備“國產替代”政策及海外需求的增長。盡管未直接披露研發投入,但作為手術機器人企業,高研發投入是公司長期競爭力的關鍵所在。
盡管取得了顯著成績,但微創機器人仍面臨一些風險和挑戰。首先,公司持續虧損的壓力仍然存在,短期內盈利仍依賴于收入規模的持續擴張和成本的有效控制。其次,市場競爭加劇,國際對手如達芬奇、MAKO等技術領先,國內同業如精鋒醫療等也在迅速追趕。此外,海外拓展面臨地緣政治和認證壁壘等不確定性因素,可能影響海外市場的放量節奏。最后,國內醫保控費、集采等政策也可能對公司的利潤空間造成壓縮。
微創機器人在2024年展現出了強勁的增長動能和顯著的財務改善。公司“產品突破+全球化”戰略的有效性得到了驗證。短期內,公司需關注海外訂單落地速度及國內政策紅利釋放節奏;展望未來,微創機器人在手術機器人領域仍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國內手術機器人滲透率低,政策推動下市場空間廣闊。海外訂單有望隨著裝機案例的積累形成口碑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