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醫療器械企業,最新成績單公布
▍樂普醫療
樂普醫療22H1營收53.3億元,同比減少18.2%,歸母凈利潤12.7億元,同比減少26.5%。其中,器械板塊收入29.9億元,同比減少27%。
營收下降主要系上年同期疫情應急業務對公司營收的擾動所致,剔除疫情影響,公司常規業務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7.62%。扣除上年同期新冠疫情相關抗原類檢測試劑影響,醫療器械板塊常規業務營收同比增長43.29%。
值得關注的是,樂普醫療明確表示,冠脈金屬支架業務收入已不是公司戰略重點,將全心全意做好新產品研發工作。據觀察,2022年上半年,樂普傳統金屬藥物支架收入占冠脈總營收比下降至12%,冠脈創新產品(藥可切)實現61%的增長,占冠脈收入比增長至69%。心血管創新產品(冠脈+結構心)收入同比增長55%。
▍微創醫療
微創醫療22H1收入4.05億美元,剔除匯率影響,同比增加10.1%;權益股東應占虧損1.98億元,去年同期為0.9億元。
受疫情影響,醫療機構擇期手術量減少,但受益于市場推廣及新產品收入貢獻,剔除匯率影響,心臟瓣膜、大動脈及外周血管介入、神經介入業務收入分別增長44.8%、26.6%及22.9%。海外業務增長穩定,剔除匯率影響,心律管理業務、心血管介入業務收入分別增長8.1%、28.1%。
虧損主要原因包括,期內非現金性費用增加,手術機器人、心臟瓣膜、外科器械等業務研發、注冊、商業化費用增加,骨科醫療器械、心律管理及心血管介入業務的海外市場拓展、產品推廣等投入增加。
據觀察,微創上半年研究和開發成本1.86億元,占總收入的46%。
▍心脈醫療
心脈醫療22H1營收4.59億元,同比增加26.6%,歸母凈利潤2.15億元,同比增加16.4%。
其中,主動脈產品銷售收入占比83%,術中支架占比8%,外周產品占比9%。期內研發投入同比增長20.92%,占營業收入13.06%,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基本與去年同期持平。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上半年,心脈醫療宣布,根據公司發展需要,擬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約25.47億元(含本數)。扣除發行費用后,實際募集資金將用于“全球總部及創新與產業化基地項目”、“外周血管介入及腫瘤介入醫療器械研究開發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
心脈近期表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貨幣資金余額為13.27億元,但七月份已支付2021年度股利和土地款近3億元。剩余資金中部分為IPO募集剩余資金,預計明年年底使用完畢。目前在研產品管線基本保持在每年20-30款產品。未來資金支出壓力很大。
▍啟明醫療
啟明醫療22H1營收2.1億元,同比減少12.2%;母公司擁有人應占虧損2.0億元,較上年同期有所擴大。2021H1手術量受疫情影響,長期受益TAVR滲透率提升的確定性強。其中,海外銷售錄得1400萬元,同比增長150.9%。
啟明產品線覆蓋針對主動脈瓣、肺動脈瓣、二尖瓣、三尖瓣等心臟瓣膜類器械,肥厚型心肌病(HCM)介入治療的頻射消融系統、高血壓介入治療的腎動脈去交感神經超聲消融系統及其他手術配套耗材。
主要上市產品包括三款TAVR產品、一款TPVR產品,許多創新器械仍在研發和臨床階段。2022上半年研發成本2.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11%。
▍惠泰醫療
惠泰醫療22H1營收5.56億元,同比增加44.4%,歸母凈利潤1.59億元,同比增加38.3%。惠泰主營電生理和血管介入通路耗材,期內研發投入8837萬元,占營收比的15%。
報告期內,市場覆蓋率提升。國內電生理產品新增醫院植入近 300 家,同時,國內電生理業務如期實現了從二維到三維的突破。目前,電生理省際聯盟集采消息已經傳出,集采落地后有望加速進口替代。
▍佰仁醫療
佰仁醫療22H1營收1.4億元,同比增加13.1%,歸母凈利潤3730萬元,同比增加41.5%。公司主營動物源性植介入,當前產品以外科軟組織修復、先心病植介入為主和心臟瓣膜置換與修復為主,正布局介入瓣膜的研發。
存量市場大幅縮水,新的利潤增長點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