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來自安徽省蚌埠市醫保局的消息顯示,自8月1日起在全市部分醫療機構中開展種植牙項目試點工作,其中種植牙整套材料價格降幅最高達89.5%,種植牙項目限價收費最低不高于1800元/顆,刷新全國種植牙官方價最低紀錄。
據悉,今年6月底,蚌埠市醫保局發布公告《關于開展醫保種植牙項目的通知(征求意見稿)》,擬討論種植牙進入醫保事宜,醫保限價內容包含了種植手術所有的材料費、手術費,以及檢查費、CT費、隨訪的所有費用等。
目前,蚌埠市共有26家醫療機構自愿實行種植牙項目限價收費。有業內人士稱此舉太過瘋狂。
01、種植牙每顆不高于2200元 ,最高降幅82%以上
近期,安徽省蚌埠市醫保局發布公告稱,為進一步深化醫藥體制改革,有效推進健康口腔暖民心工程,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牙齒種植迫切需求,安徽省蚌埠市借鑒寧波的先進經驗,將種植牙納入集中采購,并引導醫療機構自8月1日起開展種植牙項目試點工作,切實減輕人民群眾就醫負擔。
通知文件內容顯示,在專家多次論證基礎上,經蚌埠市醫用耗材集中采購聯合體議價談判,最終“創英”“1號種植體”“SG”等9個知名品牌議價談判成功,入選《蚌埠市種植牙品牌目錄》,供種植牙患者自主選擇使用。經集中議價談判,種植牙材料(含牙冠、植體一套)費用平均降幅84.17%,最高降幅達89.50%。
圖片源自蚌埠市醫保局
此外,蚌埠市醫保局積極引導各試點醫療機構在自愿協商的基礎上,實行種植牙項目限價收費,即三級醫院不高于2200元/顆;二級醫院不高于2000元/顆;一級及以下醫院(含口腔門診)不高于1800元/顆,確保群眾受益,促進社會公平,實現共贏局面。種植牙醫療服務項目收費,從均價10000元/顆左右,降至2200元/顆以下,最高降幅82%以上。
目前,蚌埠市一院、蚌醫一附院、蚌埠口腔醫院等26家醫療機構,開展種植牙項目試點工作。種植牙品牌實行動態增補、試點醫療機構實行動態申請加入或退出,更好滿足臨床發展和群眾需求。
圖片源自蚌埠市醫保局
蚌埠市醫保局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新一輪醫改啟動以來,“看病難,看病貴”得到明顯緩解,但群眾看牙病仍然有些鬧心。以種植牙為例,各醫療機構對同材質種植牙收費不一。平均一顆種植牙治療費用6000元至20000元不等,各種種植牙材料質量參差不齊。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群眾對解決口腔疾病需求日益增加。蚌埠市向寧波學習、借鑒了先進的成功經驗,推出了種植牙試點工作,這也是部署推進暖民心行動,對其中的健康口腔行動的落實。
而從上述通知文件可以看到,ZDI品牌種植體烤瓷牙冠價格950元,全瓷牙冠1000元,這也是種植體集采政策推行以來全國各地官方宣布的最低種植體價格。
02、蚌埠曾于6月發布,醫保種植牙項目征求意見
今年6月,安徽省衛健委會同多個省直有關部門,研究制定了《安徽省健康口腔行動方案》,提出將安徽省醫保不予支付、但滬蘇浙地區醫保可支付的口腔類醫療服務項目,納入安徽醫保支付范圍;2022年底前,納入集采的口腔種植體系統耗材價格下降30%以上;動態調整口腔醫療服務項目價格。
6月27日,安徽省蚌埠市醫保局發布公告《關于開展醫保種植牙項目的通知(征求意見稿)》,擬討論種植牙進入醫保事宜。
意見稿顯示,該項目開展范圍的保障人群為所有醫保參保者,醫療機構為蚌埠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蚌埠市第一人民醫院等14家醫療機構。此外,具備開展種植牙業務資質的其他醫療機構或專科醫院(門診),可資源向市醫保局申請開展醫保種植牙備案。
彼時,在征求意見稿中,共有8個品牌的植體廠家申報,其中5個為國產品牌,3個為進口品牌。而最終的中選結果顯示,意見稿中的8個品牌9個產品中標入選。且共有26家醫療機構自愿加入。
醫保限價內涵
根據意見稿,此次醫保限價的種植牙費用,包括議價談判成功品牌種植牙材料費和醫療服務費。其中,種植牙材料費包含種植體、基臺(含愈合基臺和成品基臺)、牙冠(材質為烤瓷或全瓷)、覆蓋螺絲、取模桿、替代體等常規種植必須材料(種植體和基臺的匹配以市場監管部門的認定為準)。
醫療服務費包含牙周健康狀況檢查、基礎性治療、醫學影像檢查(首次,含口腔CT)、化驗檢查、口腔種植(牙種植體植入術)、局部麻醉、拆線及種植術后半年內復查(不少于2次,含醫學影像檢查項目費用)等全部費用。
醫保限價標準
意見稿指出,各試點醫療機構要嚴格執行種植牙項目醫保限價標準,即國產品牌種植牙3000元/顆、進口品牌種植牙3500元/顆。上述限價標準包含種植牙材料費1000元(進口品牌1500元)和醫療服務費2000元,對所有參保人(含異地就醫人員)無論醫保支付或現金支付,各試點醫療機構統一按照不高于上述標準進行收費。
此外,因個體差異需開展上額竇提升術、牙周植骨術(骨增量手術)項目產生的醫療服務和材料費用;連續多顆神植、半口種植、全口種植等情況下的固定橋體和牙冠材料費用,試點醫療機構可以在醫保限價標準之外另行收費。除此之外,不得單獨收費。
03、業內人士認為蚌埠,醫保局報價“過于瘋狂”
從上述兩份文件可以得出,蚌埠市此次的開展的醫保種植牙項目限價收費為:三級醫院不高于2200元/顆;二級醫院不高于2000元/顆;一級及以下醫院(含口腔門診)不高于1800元/顆。
種植牙醫療服務項目收費,從均價10000元/顆左右,降至2200元/顆以下,最高降幅達82%以上。
而9個中標種植體的價格也是低的離譜:國產種植體+牙冠的最低價格為950元,最高價格為1240元;進口種植體+牙冠的最低價格1500元,最高價格為1800元。
值得強調的是,上述價格包含種植體和牙冠。而眾所周知,牙冠在過去一直是定制類的自費產品。
資料顯示,牙冠可以分為金屬烤瓷冠及全瓷冠,具體價格與當地經濟水平及醫療機構資質相關。在一線城市三甲醫療,一般的金屬烤瓷冠費用約為800至1200元;金屬烤瓷冠如果瞄貴金屬材料,費用約為2000至4000元;全瓷冠因耐磨性能好、美觀性佳,價格比金屬烤瓷冠貴,費用約為2000至6000元。
由此,有業內人士認為:“按照蚌埠醫保局的報價,術前術后的檢查加上種植體、牙冠、基臺以及醫生手術費等項目,三甲醫院收費2200元,口腔門診收費1800元。此舉太過瘋狂。”
該業內人士認為,蚌埠市醫保局的這一報價對于患者來說是極大的福利。但從廠家、經銷商、醫院及醫生等多方的成本來說,這一價格是賠錢的買賣,“實際上,醫生在這樣的價格下,根本不會開展這樣的手術。”
04、全國種植牙進入醫保或,難以復制“寧波模式”
2021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肥東縣總工會兼職副主席李小莉的發言,點燃輿論爆點:「群眾對『看牙貴、牙科暴利』的呼聲很高。一個縣級以下醫院,口腔治療門診平均每天接待患者大約30位,平均一顆種植牙治療費用大約在6000-20000元不等。如果種全口牙,相當于在縣城買套房。」
她由此建議,將種植牙費用盡可能地納入醫保報銷范圍,以滿足群眾對口腔健康的需求。之后,種植牙進入醫保一度成為行業的熱點問題。
今年1月11日,寧波市醫保局在全國首度試點推行種植牙醫保限價支付政策,種植牙的耗材價格被限制在國產1000元、進口1500元的水平,醫療機構(二級及以下)的醫療服務費用定為2000元,降價幅度達60%。消費者可以選擇用醫保賬戶歷年余額來支付種牙費用,同城同價。
也就是說,只要選擇目錄內的種植牙,在寧波種一顆國產牙只要3000元,進口的也只要3500元。而不在品牌目錄內的種植牙,醫保歷年賬戶則不予支付。今年4月,國家醫保局寧波種植牙新政進行專題調研并充分肯定其“先行先試”的做法。
6月初,有媒體報道稱,寧波全市已有130家醫療機構加入醫保種植牙惠民服務,與4月底公開的103家數字相比,參與的醫療機構進一步增多。報道稱,寧波種植牙醫保限價政策試點推行近5個月來,已有2000多顆種植牙被種入寧波人口中。此外,目前共有14款種植體品牌被寧波列入使用目錄,包括國產的創英、ZDI、1號種植體,韓系進口的沃蘭、DIO、SG以及歐系的士卓曼。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16年,寧波市就已明確將種植牙項目列入醫保歷年賬戶支付范圍并全額支付,目前寧波全市每年種植牙數量在12萬顆左右,種植牙滲透率達到每萬人120顆左右,遠高于每萬人25至30顆的國內平均滲透率,其中民營口腔醫療機構種植業務量超過80%。
也就是說,寧波的種植牙滲透率和當地居民口腔種植支付能力,使得種植牙集采和醫保限價政策在當地推行有一定經濟和社會基礎。其種植牙市場有一定特殊性,全國種植牙進入醫保或難以復制、效仿“寧波模式”。
——
此前,太平洋證券發布的《種植牙行業深度報告》顯示,中國2020年的種植牙滲透率僅為25顆/萬人,遠低于發達國家的100至200顆/萬人,中國的種植牙市場仍具有高速增長空間。
種植牙集采政策試點和推行一年多以來,市場價格一直在應聲下跌,無論是高端口腔連鎖,還是大量小型個體口腔診所,都紛紛響應政策精神開展種植牙項目降價促銷,市面上甚至頻頻出現免費種牙廣告亂象,種植牙市場已然陷入內卷紅海。
但無論政策初衷和機構競爭導致種植牙終端消費價格如何一路走低,甚至內卷至白菜價的態勢,口腔種植手術的高技術含量、技術合格的種植醫生數量的不足、口腔種植服務供需失衡的現狀,都從經濟學規律根源決定了種植牙的市場價值,絕不會如政策層面想象的“應該”那般低廉。
若是政策強行壓價導致利潤空間急劇壓縮甚至無利可圖,那未來口腔種植醫生的流失、種植手術質量的普遍下降、患者術后各種隱患的復發,可能將成為難以避免的“低價種植”惡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