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高考作文總是能引起熱議,掀起一股全民參與寫作文的熱潮。生物醫藥產業近年來發展突飛猛進,其底層邏輯套用到其中似乎也行得通。
有人表示,如果從一款新藥的研發歷程來看,即便有將其比喻為馬拉松也好,或者是大型交響樂也罷。達到一定境界,科學與藝術是相通的,套用圍棋里的“本手、妙手、俗手”也不為過。本手是指合乎棋理的正規下法;妙手是指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俗手是指貌似合理,而從全局看通常會受損的下法。
對于創新藥企來說,扎實的技術研究始終是本手,巧妙的臨床開發或BD戰略是妙手,為了迎合市場而做出的戰術調整是俗手。行業里這樣的例子也頗多:遠有“藍色小藥丸”西地那非,通過臨床設計策略的調整,讓副作用變成大藥的典范,開拓了未曾有的市場;近有閃耀ASCO全場的DS-8201,在HER-2低表達中挖掘出新的應用場景。
本手在圍棋里操作相對簡單,在新藥開發過程中,做好本手其實是最難的。沒有扎實的本手,很難遇到妙手。即便中途偶有妙手,也難以保證永不失手。曾經炙手可熱的兩款頭牌PD-1開發歷程,或最能說明此現象。
大家都知道,當年百時美施貴寶(BMS)收購Medrax獲得PD-1,就是一次BD妙手的展現;其在臨床開發上的策略設計以及與FDA共同研究免疫檢查點抑制臨床終點,開辟免疫治療戰場,就是本手;而在適應癥拓展/商業化時被默沙東反超,則像是俗手。
站在K藥開發角度,默沙東當年收購先靈葆雅,將歐加隆(Organon)的PD-1置于架上,不開發,某種意義上就是俗手;后來在BMS的啟發下,快速推動研究進度,依賴的就是本手;和化藥連用、適應癥拓展思路以及商業化戰略,實現后來者居上,顯然是絕對的妙手。
據業內人士分析,O藥之所以被反超,或與其在絕對優勢(本手)的前提下,在商業上產生錯覺(俗手)有較大關系。試想作為彼時唯一手握2款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公司,誰不期望以此秘籍獨霸天下?在此錯覺的誤導下,O藥和其他常規藥物的聯用不甚積極。尤其在當時,沒有人能夠預測,化藥可以prime免疫系統。默沙東則不甘下風,在內部沒有其他選擇免疫檢查點存在的情況下,積極開展創新性研究,包括和化藥連用,直奔NSCLC這個巨大的市場,最后取得了柳暗花明的效果。
在老司機眼中,“俗手”雖然是不高明的策略,但在制藥界卻不勝枚舉。為了“友誼的小船”,就不一一點名道姓。之所以出現“俗手”,不外乎要么因為時機,要么因為技術,或者是人為的。
歸根結底,要想在醫藥領域保持基業長青,不必為一時的“你方唱罷我登場”的落后局面而感到氣餒。只要人類持續追求健康的需求存在,很難說誰才是常勝將軍。
如小編碼字一樣,有句話叫“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偶得的前提是基礎扎實,功力深厚。妙手好似機緣巧合,天賜良機,可遇不可求。唯有以本手為基礎,才能有妙手。與新藥研發同道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