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多次強調建設15分鐘核酸檢測采樣圈、開展常態化核酸檢測。
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監察專員郭燕紅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在大城市建立步行15分鐘核酸檢測“采樣圈”,一方面有利于公眾就近就便接受核酸檢測的服務,同時更有利于感染者的早期發現,來提高檢測預警的靈敏度,早期發現疫情,有利于疫情的及時控制。
郭燕紅表示,目前,在杭州、深圳等城市正在積極開展這項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核酸檢測采樣隊伍的擴大方面,各地也在進行積極探索,鼓勵具有衛生專業背景的人員經過當地衛生健康行政部門的培訓參加核酸采樣工作,不僅僅是現有的醫師和護士。
此外,對于核酸采樣現場負責信息錄入、秩序維護,還有給老百姓進行答疑解惑、服務保障工作的人員,可以由一般的工作人員和志愿者擔任。
據郭燕紅介紹,截至目前,全國有1.3萬家醫療衛生機構可以開展核酸檢測,擁有15.3萬專業技術人員從事核酸檢測的技術工作。現在每天核酸檢測的能力已經達到單管每日5700萬管,總的來看核酸檢測能力得到顯著提升。
事實上,早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電視電話會議正式提出大城市建立步行15分鐘核酸“采樣圈”之前,全國已有多地逐步推進常態化核酸檢測。
常態化核酸檢測通過預防式的大范圍篩選,能夠在疫情爆發的早期階段抑制擴散。2022年4月以來,我國已有超過15個城市宣布常態化核酸檢測,常被使用的頻次為每周、每3天或每48小時檢測。
上海、杭州、深圳、武漢、北京、合肥、太原、南昌、無錫、寧波、大連等地已開始推進核酸檢測常態化,政策鋪開范圍還在持續擴大,多地出入公共場合或乘坐交通工具需要提供48小時或者72小時核酸證明。
浙商證券曾經估算,如果要實現15分鐘核酸采樣圈,全國需設置32萬個檢測點(含醫院已有的),常態化檢測后檢測量會激增到8300萬人份/天。
常態化核酸檢測鋪開的過程中,核酸采樣亭概念受到關注。Wind數據顯示,截至昨日收盤,A股核酸采樣亭概念股走強。
據中新經緯梳理,江西撫州市采購5臺某型號移動核酸檢測采樣亭價格為53800元,平均一臺價格為1.08萬。
據東吳證券研究所測算,如果未來所有一二線城市(2021年人口5.05億)實施48小時常態化核酸檢測,高、中、低風險地區分別按照48小時、72小時、一周一次的檢測頻次以及單人單管、單人單管+混檢、混檢的檢測方式,年總體費用支出約為667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