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博士擁有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機械工程博士學位和電子工程碩士學位,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碩士學位和西安交通大學汽車工程學士學位。
加入美敦力前,王熙在飛利浦擔任睡眠和呼吸護理業務副總裁及研發負責人。
王熙博士自2014年開始出任飛利浦中國副總裁兼首席技術官,同時是飛利浦中國最高管理團隊的成員之一,負責飛利浦在中國的健康科技創新戰略和數字化轉型。
王熙博士加入飛利浦時,正處在飛利浦的AI轉型的變革中。
2014年,飛利浦將自有的健康科技和照明領域,拆分成兩家獨立運營的公司,在健康科技領域提供“健康關護全程”的整體解決方案,正式進軍醫療AI。從2015-2017年,飛利浦連續三年成為向歐洲專利局提交專利“醫療科技”專利申請最多的企業。
2016年,王熙出任飛利浦中國副總裁兼首席技術官,成為了飛利浦中國最高管理團隊的成員之一,負責飛利浦在中國的健康科技創新戰略和數字化轉型。他在中國成功建立飛利浦人工智能實驗室,推動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和醫療健康的深度融合和商業落地。
在加入飛利浦之前,2014年至2015年,王熙擔任銳珂醫療公司健康全球X光解決方案總經理及上海研發中心總經理,負責醫學成像產品的長期發展戰略及技術創新。X光業務是銳珂三大支柱業務之一,這是王熙過去所管理的全球業務中最大的一塊。
此前博士畢業后,王熙進入GE的北美研究中心擔任科學家。2004年至2014年,王熙歷任通用電氣公司眾多重要領導職務,先后擔任GE醫療全球CT事業部總經理,生命科學細胞分析事業部總經理,實現這兩大業務領域在全球市場的開拓及業務增長。
去年9月美敦力宣布,大中華區研發副總裁彭揚決定尋求外部機會,其最后任職期限在10月23日。
彭揚于2011年5月加入美敦力(柯惠),歷任心血管、患者監護業務負責人,2018年1月開始任大中華區研發負責人。
在加入美敦力之前,彭揚在飛利浦醫療工作10年,歷任高級研發科學家、戰略拓展經理及專業新興市場負責人。
彭揚離職后的過渡期間,將由現任大中華區商業賦能與數字化市場拓展副總裁Noah Friedman暫代大中華區研發負責人職務。
據媒體透露彭揚將加入民營醫械上市公司愛朋醫療擔任研發負責人。
近期美敦力頻頻公布重大人事變動,2022年3月,美敦力對公司三大部門總裁進行了新任命:Que Dallara 擔任糖尿病執行副總裁兼業務總裁、Mike Marinaro被任命為外科機器人總裁、Kweli Thompson博士被任命為心律管理總裁。
Que Dallara:糖尿病執行副總裁兼業務總裁
在此次任命中,Que Dallara 擔任糖尿病執行副總裁兼運營部門總裁。據悉,Que Dallara也是此次新加入美敦力的成員。
加入美敦力后,Dallara將從負責糖尿病部門和心血管業務的Sean Salmon手中接任該職位。而Sean Salmon將專注于負責心血管產品組合,同時支持Dallara過渡到她的新角色,并繼續擔任美敦力執行委員會和資本分配委員會的成員,幫助領導公司的企業戰略。
據悉,Dallara曾擔任 Honeywell Connected Enterprise 的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在此之前,她在傳感器制造商 TE Connectivity 工作了十年,并在微軟從事了幾年的業務發展和并購戰略工作。
Dallara 在新產品開發和商業化方面經驗豐富,管理了強大的產品組合,領導了點對點的研發創新,促進有機和無機公司增長的業務發展計劃。而這些經驗將為糖尿病業務和美敦力執行委員會帶來獨特而有意義的視角和經驗。
Mike Marinaro:手術機器人部門總裁
被任命為手術機器人運營部門總裁的Mike Marinaro 在美敦力擁有 20 多年的工作經驗,在加入醫療外科投資組合的領導團隊后,他將向執行副總裁兼醫療外科投資組合總裁 Bob White 匯報工作。
Mike?Marinaro
此前,Mike Marinaro領導的心律管理運營部門年收入超過40 億美元。在 Marinaro 的領導下,美敦力推出了Micra無線起搏器產品線,并將其擴大到超過4 億美元的年收入。
Marinaro 以其對創新、商業化和擴展業務以及建立包容性工作環境的強烈關注而聞名,而這正是推進手術機器人繼續發展的重要力量。
據悉,此次Marinaro 接替的是Megan Rosengarten的職位,在過去四年中,Rosengarten成功領導了外科機器人業務,并指導 Hugo RAS 系統從早期開發到商業化,同時還領導了公司對數字外科業務的收購。
Kweli Thompso:心律管理業務部門總裁
被任命為心律管理業務部門總裁的Kweli Thompso,在加入心血管產品組合領導團隊,將向Sean Salmon 匯報工作。據了解,Thompson 博士是一位成就卓著的醫療技術領導者,在業務開發、臨床研究、產品營銷和綜合管理方面擁有20年的經驗。
Thompson 以加速業績、增長和盈利能力而聞名。此前,作為心律管理的一部分,作為心臟再同步和除顫解決方案業務的副總裁兼總經理,他帶領除顫解決方案獲得了三年來的最高市場份額和十多年來最高的心臟再同步治療市場份額。
此前,美敦力發布了截至 2022 年1月28日的2022財年第三季度財務業績。最新的財報顯示,其Q3凈銷售額為77.63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77.75億美元大致持平;凈利潤為14.8億美元,較去年同期12.7億美元增長16.5%。
截圖源自美敦力財報
其中,四大板塊的具體財務表現為:心血管業務營收27.45億美元,同比增長1%,有機增長3%;醫療外科收入為22.9億美元,同比下降1%,有機增長1%;神經科學業務收入21.44億美元,同比增長1%,有機增長2%;糖尿病業務營收為5.84億美元,同比下降7%,有機下降5%。
心血管產品組合
美敦力的心血管產品組合包括心律和心力衰竭 (CRHF)、結構性心臟和主動脈 (SHA) 以及冠狀動脈和外周血管 (CPV) 部門。
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收入為 14.02 億美元,調整 HVAD? 系統銷售的終止后,CRHF 收入有機增長 7%。其中,心律管理收入實現高個位數增長,除顫解決方案和心臟起搏治療實現低個位數增長,包括隨著全球繼續采用 Micra? 經導管起搏,無引線起搏器實現高個位數增長系統;心血管診斷收入以低個位數增長,因為市場程序量受到 COVID-19 復蘇的影響。由于繼續采用 Arctic Front Advance? 冷凍球囊導管和控制臺,心臟消融解決方案的收入實現了高個位數增長。
Arctic Front Advance?
結構性心臟和主動脈收入為 7.4 億美元。結構性心臟在雙數生長,包括經導管主動脈瓣 (TAVR) 在雙數生長。受體外生命支持產品實力的推動,心臟外科手術增長了兩位數。
冠狀動脈和外周血管收入為 6.03 億美元。鑒于 COVID-19 對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 (PCI) 手術的影響,冠狀動脈和腎臟去神經術 (CRDN) 下降了中個位數。外周血管健康以兩位數的低位增長,包括由于 VenaSeal? 閉合系統和 Abre? 深靜脈支架的強勁銷售而導致的低增長。
醫療外科產品組合
醫療外科產品組合包括外科創新 (SI) 和呼吸、胃腸和腎臟 (RGR) 部門。
創新收入為15.19億美元,增長 7%。由于繼續采用公司的 LigaSure? 和 Sonicision? 血管密封和解剖技術以及 Tri-Staple? 強化重載,該部門在先進手術器械方面實現了高個位數增長。
Tri-Staple?
呼吸、胃腸和腎臟業務收入為 7.71 億美元,同比降低13%。排除呼吸機銷售的影響,RGR 有機收入同比持平。由于 ManoScan? 測壓系統和 Emprint? 消融系統的強勁銷售,胃腸道收入增長了中個位數;腎臟護理解決方案在急性治療和腎臟通路產品方面的實力增長了中個位數。
神經科學產品組合
神經科學產品組合包括顱腦和脊柱技術 (CST)、專業治療和神經調節部門。
顱腦和脊柱技術收入為 11.02 億美元。Spine & Biologics 在美國和非美國發達市場的 Biologics 中位數增長和中個位數核心 Spine 增長的推動下,實現了高個位數增長。神經外科與去年同期持平,因為與去年第三季度強勁的資本設備銷售難以比較導致的下降抵消了動力手術器械、先進能源產品和腦脊液管理的增長。
專業治療收入為 6.33 億美元。其中,神經血管以兩位數的低位增長,出血性中風產品的高位增長;由于手術量受到 COVID-19 復蘇的影響,骨盆健康下降了中個位數;由于供應鏈中斷,耳鼻喉科以低個位數下降。
Percept? PC
神經調節收入為 4.09 億美元。由于 Percept? PC 深部腦刺激 (DBS) 系統和 SenSight? 定向 DBS 引線系統的持續采用,大腦調節在青少年中期有所增加;鑒于 COVID-19 對程序的持續市場壓力,疼痛療法以兩位數的低位下降,靶向藥物遞送的高位下降和疼痛刺激的中個位數下降;同時,公司憑借其 Vanta? 和 Intellis? 與 DTM? SCS 神經刺激器的大力采用,繼續贏得 Pain Stim 的份額。鑒于 COVID-19 對手術量的影響,介入治療以低個位數下降。
糖尿病業務
最新財報顯示,糖尿病收入為 5.84 億美元,同比下降 7%,有機下降 5%。而從2022財年前三個季度的業績來看,糖尿病收入17.41億美元,同比下降了1.4%,是美敦力唯一下跌的業務板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