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件信息確認時間為:2022年3月28日至4月6日17:00。
確認信息公示時間為:2022年4月8日9:00至4月11日12:00。
脊柱國采“進度條”加載到哪里了?
由于脊柱臨床需求很大,但是標準不一,產品組成非常復雜,如何按照臨床醫療的需要來形成采購產品組,涉及到很高的技術環節。此前,國家醫療保障局副局長陳金甫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明確,爭取上半年有一套初步的方案,條件成熟的情況下,今年能夠順利進行開標。?
那么目前脊柱國采走到了哪一步呢?帶著這個問題,我們不妨先來回顧下關節國采流程。?
關節國采流程
信息采集
4月1日,發布《關于開展部分骨科類高值醫用耗材產品信息采集工作的通知》,計劃分批開展骨科類高值醫用耗材產品信息采集工作。首批開展人工髖關節、人工膝關節類高值醫用耗材產品信息采集;?
信息公示
5月14日,發布《關于公示人工關節類醫用耗材信息的通知》,對企業維護的人工關節類醫用耗材信息進行公示;?
企業培訓會
6月18日,發布《關于召開國家組織人工關節集中帶量采購企業培訓會的通知》,定于2021年6月21日(周一)召開企業培訓會;?
采購公告1號文件公布
6月21日,發布《國家組織人工關節集中帶量采購公告(第1號)》,就第二輪國采的采購品種、企業資質及采購規則進行全面說明;?
醫療機構數據填報
6月25日,發布《關于召開國家組織人工關節集中帶量采購相關數據填報培訓會的通知》,定于6月28日(周一)召開醫療機構培訓會,醫療機構于6月28日開始報量;?
集采中選結果公示
9月14日,發布《國家組織人工關節集中帶量采購擬中選結果公示》,中選髖關節價格從均價3.5萬元降至7000元左右,膝關節價格從均價3.2萬元降至5000元左右,中選人工關節價格平均降幅達82%。?
借鑒此前關節國采經驗,脊柱國采節奏可能加快,或許5月就會出采購公告。
安徽兩輪探索,為脊柱國采開路
脊柱是骨科植入市場的寵兒。據醫械匯《2021年中國醫療器械藍皮書》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骨科植入醫療器械市場規模為342億元,其中脊柱類市場規模為98億元,為骨科第二大市場。作為高值醫用耗材重點治理對象,脊柱已在安徽完成兩輪集采。?
2019年,開展第一輪脊柱類耗材集采,安徽省帶量談判議價工作成功完成,骨科脊柱類材料國產品類平均降價55.9%,進口品類平均降價40.5%,總體平均降價53.4%,單個組件最大降幅95%。?
2021年7月,安徽再次針對骨科植入(脊柱)類耗材開展第二輪帶量采購,本次集采擬中選價格平均再降約59%。與類別參考價相比,中選產品平均降幅75%。安徽省醫藥集中采購中心主任李育舉例介紹,1套國內某主流品牌高端產品臨床術式胸腰椎后路釘棒,2019年中選1套價格約6380元,本次集中帶量采購后,擬中選1套價格約為2711元,降幅約57.5%;一套頸椎前路固定融合裝置,2019年中選1套價格約5215元,本次集中帶量采購后,擬中選1套價格約為2215元,降幅約57.5%。?
中選產品包括強生、捷邁、史賽克、北京富樂、山東威高、理貝爾、亞華、愛得等國內外品牌,實現了國產進口價格同降的局面。?
安徽兩輪脊柱的集采是國采前的試點,在一定程度上或會影響國采規則制定。未來在國家統一組織之下,脊柱植入類耗材虛高價格將在更大范圍內被改寫。
國產摩拳擦掌,市占率有望提升
“進口稱王”一直是高值耗材領域的普遍現象,在脊柱領域也是如此。強生、美敦力、史賽克三大外資占據近6成市場。國內企業以威高骨科、天津正天、三友醫療、大博醫療等為主。在集采的大背景下,國產企業有望加速殺進三甲醫院,未來大幅提高市場份額,目前國產企業已摩拳擦掌開始競爭。?
威高骨科,脊柱類產品市場份額位居國內廠商首位、全行業第三。2021上半年,威高骨科實現營收10.95億元,其中,脊柱類產品實現銷售收入4.96億元,同比增長33.94%,占總營收的45.3%。威高脊柱產品多達16個,存在較強競爭力及話語權。加強對創新產品的突破和海外市場的拓展,或將是實現風險對沖的最優路徑之一。威高表示,目前公司的海外業務有OEM和外貿。會做東南亞和歐洲的市場。公司最近幾年逐漸開始重視海外市場,現已在巴西取得脊柱產品注冊證。?
三友醫療,脊柱植入物業務貢獻主要營業收入。2021年上半年脊柱類植入耗材營收24,626.03萬元,占比94.37%。2016-2020年公司脊柱類植入耗材銷售收入復合增速達52.94%,實現銷售規模的快速增長。三友醫療在2021中報中也坦言,公司存在產品結構單一的情況,正在積極改善。未來若市場對脊柱類植入耗材的需求大幅減少,而公司無法完成新產品研發或實現創傷類產品的市場開拓,將會對公司的經營業績造成不利影響。?
大博醫療,脊柱業務收入是占比第二大的業務。2021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83億元,占公司總營業收入的21.61%。公司脊柱類產品2020年度實現營業收入3.69 億元,占公司總營業收入的23.27%。其2021年中報表示,大博醫療要在集采大環境下,自主研發和并購吸納有潛力的公司,提高脊柱產品的競爭力,目前已收購了北京安德思考普,進一步豐富微創脊柱產品線。?
集采對于行業有較深遠影響,脊柱市場格局將被攪動。短期內企業的業績必然承壓,但從長遠來看對具有原創研發、創新能力的頭部企業具有積極影響。未來國內脊柱市場走向如何,還待集采落地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