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采加碼后,在大采購量面前,跨國械企的議價權被削弱,降價成為必然。而國產品牌憑借較高價格優勢,在集采的東風里拿到新的市場份額。不過,在諸多高值耗材領域,先行者仍是后來人的標桿,產品突破仍需推進。
最高限價2500,中選價格2499?
據觀察,超聲刀頭最高中選價格為2499.99元,對應產品由奧林巴斯提供。此前發布的帶量采購文件規定,這一產品所在競價單元的最高有效報價為2500元。與最高報價相比,奧林巴斯只降了一分錢。?
而這一競價單元的其他兩個進口品牌強生和柯惠的中選價格分別為2499元和2499.01元,價格下調也沒有超過一塊錢。?
企業報價受多方因素影響。根據此前發布的采購文件,采購中依照產品注冊證將符合申報資格的超聲刀頭分為三類,分別進入對應采購單。1、2、3類產品的最高有效報價分別為2500元、1500元和1400元。
其中,A采購單采取階梯報價方式,第1梯級報價為P1,第2梯級報價為P2,P2應小于P1。P1是聯盟地區本注冊證采購期首年采購量70%對應的梯級價格;P2是超過首年采購量70%對應的價格,若企業中選第二輪競價,P2為擬中選價格。?
第一輪競價中,所有注冊證的P1為有效申報價的,均獲得第一輪競價擬中選資格以及對應注冊證聯盟地區首年采購量的70%,也就是說,只要報價不超過2500元,即可獲得首年采購量的70%。?
根據帶量采購文件此前披露信息,1類A采購單中,強生公司的首年采購量,占聯盟地區首年采購總量的85%以上。?
而部分國產超聲刀頭由于獲批較晚,注冊證首年采購量為0。對于相關企業來講,二輪競價是突破市場的關鍵。一旦獲勝,企業新品將迅速打開部分市場,向以往被進口品牌鎖住的市場滲透。?
在第二輪競價中,每個注冊證P2由低到高排序,P2價格相同的注冊證則按照采購量由大到小排序,前50%比例的注冊證獲得本輪擬中選資格。
從此前公布的擬中選結果來看,1類A采購單中所有國產企業第二輪競價均中選,三家跨國企業均未中選。
國產企業以諾康、瑞奇外科和賽諾微于2021年獲批、注冊證無首年采購量的閉合血管5mm、7mm超聲刀頭產品,分別獲得了13486、15685和8052的首年采購量。?
博弈:國產VS進口?
自1992年率先生產出第一臺應用于臨床的超聲刀后,強生公司已經在相當長的時間里穩坐“一哥”寶座,市場占有率遙遙領先。近年來,奧林巴斯、柯惠等品牌也在持續發力,爭取市場。反觀國內企業,在2019年以前,前述5mm、7mm超聲刀頭,還未有成熟產品。?
曾有多位國產超聲刀企業負責人表示,在超聲刀領域,國內企業和國際一線品牌還有差距,要迎頭趕上。?
不過,從此次超聲刀聯盟集采也可以看出,巨頭的市場堡壘不再固若金湯,有越來越多的國產企業參與競爭,并且憑借價格優勢分食蛋糕。
經濟發展、醫療水平提升,讓這塊蛋糕繼續發酵。數據顯示,我國超聲刀市場規模已從2016年的10.22億元增長至2020年的20.08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高達18.4%。?
市場仍有潛力,沙利文資料顯示,2020年超聲刀在美國的滲透率已達27%,但在國內市場的滲透率僅為1.1%。預計2025年將達到61.1億元,2020-2025年的年復合增長率可達24.9%。?
除前文提到的國產企業外,目前,樂普、藍帆等規模較大的國內醫療器械企業也在推進超聲刀業務。?
樂普醫療于2017年收購深圳普匯,后者可用于閉合直徑不超過 3 mm 血管的超聲刀產品在2021年獲國家藥監局批準,已在此次廣東16省聯盟集采中標。藍帆外科旗下的超聲刀產品,也于今年1月獲批。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