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認識一位做產業投資并看過千家創業公司BP、參與盡職調查至少30家以上創業公司的大佬。我們聊了一下午,聊朋友的BP應該怎么寫,聊創業公司應該如何開始,聊公司的核心競爭力,聊如何做產品的畫布分析,以及如何不會那么快的死掉。總結了一下,大概有以下幾點,如果您公司有類似情況,請不要誤解,僅僅只是站在個人角度探討如何讓初創公司運營的更加健康。
1.明明是一家初創公司,還沒做出任何產品來,先把公司按照制造型公司來運營了。
醫療器械公司是典型的科技型公司,尤其是初創階段。很多公司一成立,先租場地幾千平米,又是馬上建GMP廠房(當然這個取決于產品的市場準入要求)。殊不知這其中的每一步運營都需要有人和錢來支撐,不到恰當的時候不要輕易去做這樣的決定。典型的深圳龍華的一家公司,在產品還沒有研發出來(特指試劑產品)就開始裝修GMP廠房,結果GMP廠房裝修好了,資金鏈斷了,整個GMP廠房的費用還沒有給供應商結清就申請清算了。
2.內斗,是毀掉醫械創業公司的第二大罪魁禍首。
懷著初心一起創業,走過了無數個加班和資金緊張的日子,產品做出來了擬或產品壓根沒做出來,公司開始有一些起色了,內斗開始上演了。沒有最狗血,只有更狗血。一點不比宮廷劇弱。
和平退出好聚好散的截止目前為止,接觸了幾十家創業公司,還真的沒有幾家,大到通過法律路徑來解決,小到從此淪為陌生人,再無任何交集。厲害的合伙人分家之后直接創辦另一家公司,做同類產品惡性競爭,心地寬闊的又不愿意闖蕩的從此立下盟誓此生再也不去任何創業公司,任憑你說的天花亂墜。
3.產品種類繁多,沒有主營產品方向。
因為大佬前些年是產品出身,對產品的理解和把控能力都比較強。他說,創業公司最怕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產品,不知道自己產品的核心競爭力始什么。
看到市面的風口產品,覺得不錯,嗯,我們也做這個。
問團隊創始人,產品的核心優勢是什么?有哪些專利?往往很不清楚,只說我的這個產品做出來絕對比市面上同類做的最好的做的更好。
好,就算你模仿,你的核心技術或者創新點是什么?說不出來1、2、3?大佬說,這不是創業,不是做事業,這只是做生意。做生意是長久不了的,做事業才是長久的,既然都不是做長久的事情,勢必不會存活太久的。
還有更甚的,什么產品都想做,但公司人員和資金又十分有限,時常因為資源分配問題產生問題,最終哪個產品都沒做好,哪個都不是主營產品。有沒有專家為你站臺?
無論是技術專家站臺還是學術專家站臺都很重要。醫械創業公司往往不舍得在這方面做一點投資。
4.創始人管理能力差,不肯思索和承認自己的錯誤。
曾經看過一篇文章,其中文章的核心觀點是老板其實是個怪物,是個常人不能理解的怪物,既要懂運營、市場、產品,又要懂資本、財務、法律,是一個需要具有綜合能力極強的人,可以一天工作20小時甚至24小時依然可以西裝革履出現在該出現的場合的人。
但畢竟人無完人,這個世界上也沒有任何學校或者機構可以培養出來一個完全與市場對口的老板來,何況還要綜合的管理能力。
當公司面臨各種危機,不能很好處理最終導致公司面臨更大危機。比如擁有核心技術的研發人員與擁有公司80%以上客戶的營銷人員離開,這兩種任何一種的發生都可能給初創公司帶來致命的傷害。
而往往這些人的離開有可能是管理能力引起的,如果不能正確面對和思考,很可能引起更多人員離開,從而久而久之公司運營不下去。根據大佬的說法,以上四點原因幾乎可以涵蓋70%-80%創業公司死掉的原因了。
創業有風險,愿那些即便知道風險很大依然創業的醫械老板們能熬過所有困難,最終收獲應該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