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儀器設備是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的基石,近年來多家科學儀器企業進軍A股市場,小譜對相關信息進行了梳理,制作了“國內上市儀器公司市值排行榜”,榜單按照各公司2021年1月23日的市值總額進行排名。
作為科學研究和技術發展不可或缺的工具和手段,科學儀器在國民經濟和科技技術發展過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和高新技術產業的迅速成長,我國科學儀器行業近年來一直保持比較好的增長態勢。
隨著行業規模的不斷發展,近年來有不少儀器企業成功登錄A股市場。2020年,在新冠疫情的沖擊下,各家上市儀器公司表現如何?近日,儀器信息網通過對相關信息進行梳理,制作了“國內上市儀器公司市值排行榜”,以饗讀者。
排行榜中共統計了31家國內上市儀器公司,主營業務涉及分析儀器、環境監測儀器、光學儀器、生命科學儀器、物性測試儀器等。該排名最新市值取自各公司2021年1月23日的市值總額。
國內上市儀器公司市值排行榜
榜單中企業主營業務均包括科學儀器,部分企業可能還存在其他業務板塊,如邁瑞醫療、高德紅外等
從市值規模來看,邁瑞醫療當仁不讓,穩坐第一把交椅,市值位于5千億以上級別;高德紅外、華大基因、安圖生物、美亞光學、海爾生物以及理邦儀器等6家企業市值進入“百億俱樂部”,其中前兩家市值更是高于700億。
博暉創新、華科生物、明德生物、聚光科技、天準科技等5家企業市值在50億-100億之間。而其余企業的市值大部分在25億-50億之間。
從市值增幅來看,共有15家企業市值實現正增幅,7家企業增幅超過3位數。其中博暉創新增幅最快,年內增幅高達176.28%,市值為98.17億元。可以看出,邁瑞醫療、華大基因、安圖生物等幾家排名靠前且增幅較大的企業大部分都屬于生命科學領域。
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的爆發,催化了醫療器械等大健康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針對疫情不斷推出的政策也給國內醫療器械等行業帶來了巨大紅利。如5月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我國將發行1萬億元抗疫特別國債,以應對新冠疫情影響。那么,隨著公共衛生體系的建設,各項與防疫有關的支出都會增加,加上鼓勵使用國產器械的政策,更是給了相關企業一次國產替代的良好機遇。
隨著市場需求的不斷增大,我國的相關企業不但在國內四面開花,更是一步步走上了高端醫療制造的全面出口之路。比如邁瑞醫療,財報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邁瑞醫療實現營收160.64億元,凈利潤高達53.63億元,同比增長46.09%。其市值從2020年1月初到現在增加約3500億元,一度被譽為醫療器械領域的“小華為”。
相比之下,其他行業的儀器企業則要暗淡很多。上半年,由于疫情導致的人員到崗、物流運輸等造成較大不利影響,不少科學儀器企業營收受到影響。雖然下半年形勢好轉,但總體來講,不如醫療器械行業表現亮眼,不少企業相較于去年同期市值有所下降。
從排行榜不難看出,相較于全球儀器公司市值排行榜而言,目前國內儀器上市企業規模還普遍偏小。盡管我國科學儀器行業已具備了相當的產業規模,但相關企業的市值還有待培養和發掘。
不過,2021年是我國“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環保監測、食品安全等各行業都將呈現新的形勢,各種與科學儀器相關的政策也將不斷加碼,隨著各項規劃的發布,國內科學儀器行業也將迎來更多新的機遇,或許未來十年在“中國上市儀器公司市值榜”中,將會有越來越多的百億、千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