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時間內迅速暴漲的新冠患者,為世界各國的醫療系統帶來了極大的挑戰,美國同樣遭受著醫療資源不足的困境,白宮冠狀病毒工作組成員、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部長亞歷克斯·阿扎承認新型冠狀病毒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他還提到,特朗普政府正在努力增加包括呼吸機在內的醫療用品的數量。
世界疫情地圖?來源:新東方網
全球醫療物資匱乏,中國伸出援手
根據哈佛大學全球健康研究所的數據,冠狀病毒可能導致1000萬至3400萬人次的就醫,美國可能會有45000個重癥監護病房床位被占滿。此外根據2016年的一項研究發現,美國醫院僅有16臺呼吸,如果患病人數符合預計,那么美國至少需要74萬臺呼吸機,也就是說,美國醫療系統有可能面臨著近60萬臺呼吸機的巨大虧空。
不僅是美國,隨著新冠病毒在歐洲擴散,歐洲各國同樣面臨著醫療資源緊缺的困境。意大利是歐洲疫情最嚴重的國家,國家衛生體系正在遭受巨大挑戰,醫療系統不堪重負,意大利各地醫院,無論是醫護人員、重癥監護床位、負壓隔離室等等醫護物資極度短缺。意大利曾在在2月27日和3月6日的歐盟衛生部長峰會上前后兩次向盟友尋求醫療物資援助,卻沒有國家伸出援手,德、法等國還實施了醫療物資出口禁令。
這種前提下,中國伸出了援手。3月11日,中國承諾向意大利提供1000臺肺呼吸機。此外,當天中國紅十字會還派遣了一只志愿專家團隊,攜一批人道救援物資奔赴意大利。正如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3月10日與意大利外長迪馬通話中所說:“我們不會忘記,在中國抗擊疫情最困難的時候,意大利給予了中方寶貴支持。現在,我們也愿和意大利人民堅定地站在一起”!
機遇與挑戰并存,
世界的挑戰或許是中國醫械的機會
拋卻情感和人道主義因素,或許中國是目前全球范圍內唯一有余力、有能力實施援助的國家。全球的醫療設備生產企業都在面臨著產能不足的現狀。據悉,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NHS)將額外需要20000臺呼吸機,而目前該體系只有約5000名成人呼吸機和900名兒童呼吸機。當地時間16日,英國政府請求福特、本田、勞斯萊斯、標志雪鐵龍旗下沃克斯豪爾、挖掘機制造商JCB等企業轉產包括呼吸機在內的衛生設備。
由此可見,單是呼吸機一項,歐洲乃至全世界都有巨大的窟窿要補,這何嘗不是中國械企的機會?據悉,意大利已經緊急向邁瑞采購首批近萬臺抗疫設備,包括呼吸機、監護儀等醫療設備,邁瑞將分批交付。目前邁瑞產線就有多款適合用于此次疫情的呼吸機設備正在加緊生產中。
國內第一款電動渦輪呼吸機,由中國、北歐、北美研發團隊聯合開發,實現流速的精準控制和穩定,解決了噪聲與散熱的矛盾,具備超過世界一流電動渦輪呼吸機的恒流VCV。
雙通道輔助壓,可通過靈活的附件連接,測算跨肺壓,在心肺復蘇場合,提供快速啟動、精準通氣及整合CO2監測的解決方案。
采用氣電分離的設計保障機器運行的安全,呼氣閥整體可拆卸、可消毒,智能識別脫管、阻塞、壓力過高/過低及自動分級的報警系統、窒息通氣模式。
國內另一家知名呼吸機制造商誼安醫療向意大利輸送的呼吸機也已經開始陸續就位,當地時間3月15日,第一批誼安呼吸機順利抵達意大利,此次誼安出口意大利的呼吸機主要是兩個型號:
適應輕度肺衰竭等新冠病毒肺炎癥狀,適用于發熱門診、呼吸科、急診室、方艙醫院等場景。
適應新冠肺炎引起的中度或重度呼吸衰竭,適用于重癥監護病房、院內院間轉運、急診室、呼吸科等場景
口罩產業是中國醫療產業的下一個爆點?
論起疫情爆發后最“熱門”、緊俏的醫療設備,還不是上文提到的呼吸機,更不是平日里高端昂貴的CT、磁共振,而是口罩。
據美國《紐約時報》網站3月14日報道稱,在各地醫院和各國政府當前為保護醫護人員免受新冠病毒大流行感染而急尋各種口罩之際,它們面臨一種十分棘手的現實情況:世界需要依靠中國生產口罩。疫情發生后,中國口罩產量大幅增加,但主要都供自用,近日才剛剛開始外銷。
國外企業不能自己生產口罩嗎?為什么如此依賴中國出口?看過下面這個意大利口罩生產線的視頻,大家就都懂了。
疫情爆發后,國內口罩產能不斷增長,跨界大佬更是比比皆是,3月16日,比亞迪對外公布,將在3月底前向深圳市場投放1500萬只平價口罩,據比亞迪透露,該公司現有一次性醫用口罩產線130條,日產量達500萬片,N95口罩日產量達15萬片。
并且中國政府稱從未發布過口罩出口禁令,并愿意與相關國家分享口罩等醫療物資。不難想象,在國內供給穩定,產能充足的前提下,口罩出口極有可能成為我國的下一個經濟增長點。
中國正在拯救世界!
在國內疫情渡過高峰期后,中國開始向那些曾經幫助過我們的國家施以援手。
2月27日,中國捐贈日本的5000套防護服和10萬只口罩運抵東京;
2月29日,伊朗疫情加劇,中國第二批包括5萬個新冠病毒檢測盒在內的支援物資當晚抵達德黑蘭;
這批物資的包裝盒上還著古代波斯著名詩人薩迪的名句:“亞當子孫皆兄弟,兄弟猶如手足親”。
3月7日下午,應伊拉克的求援,廣州7人從廣州機場飛赴巴格達,攜帶核酸檢測試劑盒等醫療用品和設備、中成藥等大量救援物資
3月8日,蘇州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醫療隊,緊急馳援巴基斯坦。
3月10日,為了幫助韓方解決口罩供給困難的問題,中國向韓國出口口罩,首批500萬只,包括普通醫用口罩和N95口罩。
一列列滿載著來自中國的口罩的貨車上,還懸掛著貼有“道不遠人,人無異國!”的橫幅。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會出現來自中國的力量!
結語:目前,中國是全球少有的,有能力向別國輸送醫療資源的國家,中國在這場全球抗疫戰爭中的角色從前鋒軍逐漸轉變成了后勤大總管。在政策的有力支持下,無論是呼吸機,還是口罩,亦或其他國產醫療設備,都在這場疫情中得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向境外輸出產品的“捷徑”,相信疫情結束后,國內會有大批械企銷量激增,那么在這場熱潮中,誰能成為最后的贏家?我們拭目以待。